成语道不拾遗的意思是什么?成语道不拾遗的意思是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那么,成语道不拾遗的主人公是谁?成语道不拾遗出自何处?道不拾遗有什么历史典故?
成语道不拾遗的主人公是郑国公子子产
姬侨(?—公元前522年),春秋时期政治家、思想家。姬姓,氏公孙,名侨,字子产,号成子。出身于郑国贵族,郑简公十二年(前554)为卿,二十三年执政,相郑简公、郑定公20余年,卒于郑定公八年。子产执政,既维护公室的利益,又限制贵族的特权,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。主要措施是整顿田制,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,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,对私田按地亩课税;作丘赋,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;铸刑书,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;实行学而后入政、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;不毁乡校,愿闻庶人议政,有控制地开放言路。
成语道不拾遗出自何处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期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强大,诸侯畏惧。”道不拾遗的历史典故
春秋时,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,成了郑国的正卿(官名)。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促进郑国经济发展;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,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。因此,国内没有盗贼;道不拾遗(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来捡去);街上的桃树、枣树长满了果实,也没人爬上去摘。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,郑国富强起来了,虽然连续三年受灾,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。
kk历史网相关推荐:
成语万马齐喑的主人公是谁?成语万马齐喑有何典故成语老蚌生珠的主人公是谁?老蚌生珠有何典故
成语不逞之徒的主人公是谁?不逞之徒又有来历